14年世界杯决赛|世界杯 直播|世界杯足球文化网|13916759208.com


02年世界杯中国能够进入世界杯,这个功劳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当时的外籍主帅米卢,不过在最终的入选的25人大名单里,米卢的选择却让一部分球迷看不懂,当时状态和实力都不错的李金羽没能进入到大名单里,而且不只是李金羽入选还有谢晖,取而代之的却是默默无闻的高尧。如今看来,选择高尧并没有啥毛病。因此,问题来了,02年世界杯,米卢为何放弃射手王李金羽,选择平平无奇的高尧呢?那啥,还请各位听我慢慢说来。

射手王李金羽的巅峰实力

2002年3月世界杯之前,李金羽夺得99超霸杯冠军,并以16粒进入成为2002 甲A联赛的射手王。李金羽能成为射手王是有原因的:

李金羽的当时的抢点意识和跑位能力是非常强的,

靠队友看出空间,通过奔跑不断寻找射门的机会,

李金羽有着精湛的射门技术和门前高效的嗅觉能力。

时间穿越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赛场,C组的对阵表上有个特殊的名字:中国。在神奇教练米卢的带领下,中国队首次杀进了世界杯的决赛圈。三场小组赛皆负、进零球、失9球,最终排名31名,是中国队参加的世界杯旅程的真实写照。赛前赢一场,输一场,平一场的口号瞬间化为乌有。赛后各种说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讨论着中国队的世界杯之旅。其中主教练米卢没有让当时甲A联赛上进球效率超高的前中国职业球员李金羽进入32人大名单,而是让表现平平的高尧进入了大名单成为了大家讨论的其中一个焦点。

主教练没有选择李金羽,让部分球迷很是意外,因为当时在甲A赛场上,李金羽的表现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的,这也是很多球迷质疑的原因。其实真正喜欢中国队的球迷都知道,当时世界杯预选赛李金羽压根就没有参加,更别说进入最终的32人大名单。非要探讨这个话题的话,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无论谁进入大名单,中国队的实力都在那里摆着,但是今天回想起来,还不得不说当时的中国队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届,这个是不能否认的。如果我们站在对国足的关心的立场上,倒是有几点可以探讨一下。

能不能进大名单,或者是预选赛的大名单不是主教练一个人说了算

当时中国队组建了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团队,除了主教练,队里还有我们的领队1名,助理教练四名,可以说该配备的都按要求配备齐全了。其中队里的四名助理教练都是中国队曾经的名宿,并且有丰富的经验,协助主教练的同时,他们在球员的挑选上,应该是有话语权的,因此说主教练放弃李金羽,并没有说服力。

记战术的融合,并非每一位球员都适应

当时的中国队,主教练使用了4-4-2的主力阵容。国足的多次集训和预选赛的历练,让中国队适应了这套阵容,最终成功进军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各个位置上都有优秀的球员,但是并非每一位都能适应这套战术打法。同一位置上风格的差异也决定了球员能不能胜任该位置,足球讲求的还是团队配合,太个性化的表现显得很难融入球队。除了进攻,在世界大赛上防守也是重要的,因为面对的都是强队,就拿这一点来说,不是每一位球员都适合。

状态的不稳定,很难被重用

2002年中国的足球联赛还没升级,各俱乐部征战的还是甲A联赛。李金羽在甲A赛场上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作为射手王本应该进入大名单,但是在世界大赛上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仿佛是变了一个人。这样持续的低迷表现是很难让人信服的,落选也许跟这些乏力的表现有直接原因。

米卢为何放弃射手王李金羽,选择平平无奇的高尧?

李金羽的最大弱项就是速度太慢,而且世界杯小组赛的对手都不弱,李金羽在辽足和鲁能的俱乐部表现得很抢眼,但是在国家队的表现确实一般般。基于这两点原因,米卢就没有把李金羽排到25人大名单之中。

对于高尧入选国家队,有人说高尧上面有人,但现在分析米卢的选择之后,会发现他的做法非常正确。大家都知道当时李金羽并不是不可替代的球员,反而当时队里已经有许多球员和他的位置重叠,在竞争上李金羽反而不占优势。

所以米卢就把目光把投向了高尧,米卢曾经在2000年的时候看过高尧的比赛,当时觉得高尧是一个潜力股技术比较全面,在试训的时候他在场上防守很出色,发挥了牵制对手的作用,所以成为了一个可用的选手。

综合对比之后,米卢认为高尧更适合当时的国家队所以把他列入了大名单中,虽然中国在02年世界杯上的发现并不完美,但还是让那里的球迷热血沸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